首页 原创 新闻 财经 股票 市场 大盘 公司 基金 期货 外汇 黄金 保险 债券 理财 银行 产经 房产 汽车 科技 评论

环球财富网 - 传递全球财富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防尖端装备新材料竞争格局落定 光启技术“强者恒强”的订单、技术与产能闭环

2025-10-31 17:34来源:网络责任编辑:余斌 网友评论

随着尖端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新材料已逐步成为支撑装备升级的核心要素,业内素有“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低可探测性材料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前沿领域之一,正成为先进装备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

低可探测性材料因其显著的技术特性与战略价值,呈现出显著的行业壁垒与市场特征:一方面,该材料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复杂工艺验证,技术门槛极高,且

有高度定制化需求;另一方面,基于材料对装备整体性能的决定性作用,下游客户对供应商的选择往往伴随严格的稳定性考核与长期合作关系,形成较强的排他性特征。

近期,随着尖端装备领域的三大低可探测性材料企业——光启技术、华秦科技、佳驰科技三家企业陆续披露三季度报告,其上述行业特性正通过经营数据的差异化表现得到验证,行业竞争格局与成长主线愈发清晰。

光启技术凭借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产品的优异性能优势、持续爆发的订单需求及可预期的技术外溢空间,进一步奠定“行业龙头”的绝对领导地位,其他两家企业在综合性能覆盖度、订单规模及技术延展性上与光启技术形成梯度差异。

竞争格局分化:光启技术“强者愈强” 业绩高增、订单充沛锁定成长确定性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三家企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上出现明显分化。

财报数据显示,光启技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56.50%;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25.28%。尤其是前三季度表现亮眼,年初至今,公司实现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6%,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2.81%;达到去年全年的93%。

对比来看,华秦科技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滑21.48%;佳驰科技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5.21%;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下滑22.39%。以上两家企业的前三季度净利润下跌表现与光启技术的高增长率形成强力对比。

高增长背后,订单充沛是核心驱动力。

据公告显示,光启技术从年初至今发布了四份批产合同公告,累计金额已达27.89亿元,刷新往年历史纪录。尤其是在下半年,光启技术从9月至今,连续签订三份超材料批产订单合同,合计金额超过20亿元,且均在明年完成交付,提前锁定明年业绩高增长。

一位接近产业链的人士透露:“光启的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标配产品’,且随着装备升级迭代,整机的超材料结构件机体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光启技术的产能已经实现满负荷运营,预计随着株洲905基地一期和天津906基地一期相继投产后,产能将持续释放。这种“需求牵引-产能匹配-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在三家企业中最为健康。

技术壁垒筑起“绝对领先”:超材料功能结构件的“定义者”

低可探测性材料行业的竞争,本质是“底层技术-工程化能力-成本控制”的综合较量。三家企业虽均聚焦尖端装备领域,但从技术路径和业务模式上看,光启技术更具备优势。目前,光启技术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从“单一功能件供应商”升级为“结构-功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主导者”。

佳驰科技在三季报指出,其有三大业务布局,即新形态隐身功能结构件、新一代电波暗室(以及以此为延伸的电磁测控领域)、隐身维护产品;其中,新一代电波暗室取得积极进展,在手订单超过 1 亿元,目前多个项目同时实施推进;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全年在手订单稳健,存在季度性波动;前三季度隐身功能涂层材料营业收入去年同期下降。

华秦科技的主要业务围绕特种功能材料展开,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服务、航天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声学超材料及声学仪器、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超细晶零部件生产制造五大业务主体。据公告和三季报显示的订单金额统计,其在今年前三季度签订的合同金额不到7亿元。

光启技术的核心业务为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按照适用场景分为航空结构产品与海洋结构产品。与华秦科技、佳驰科技略有不同的是,光启技术目前打通了超材料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具有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产品完整的制备过程。通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1总部、五大基地、七大能力平台、八大专业公司的矩阵。据统计,光启技术已经连续六年实现业绩双增,去年研制订单暴增9倍,今年尤其是在下半年批产订单进入密集释放期。截至目前,光启技术签订的年度的超材料结构件订单金额已经接近28亿元,为历史最高。

此外,光启技术还拥有国内极少数可对外服务的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的26轴双塔自动超声C扫系统,以及10个投用、11个在建的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这些设备覆盖从材料微观特性到终端产品全尺寸验证的全流程需求,进一步奠定了其在超材料结构件领域的“定义者”地位。

成长空间无限:场景覆盖“从尖端到民用”的先发优势

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超材料市场正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据《Metamaterials-Global Market Share and Ranking,Overall Demand Forecast 2024-2030》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4.29亿美元(约合102亿元人民币)。其中,光启技术以12.3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五大厂商首位。值得关注的是,行业预计到2030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且超材料结构件的市场占比将显著提升。

作为新一代航空航天核心系统级产品供应商,光启技术不仅深度受益于尖端装备市场的发展红利,更前瞻性地布局民用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延展性。超材料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材料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材料微观结构的精准设计与制造,赋予其超越自然属性的性能,这种特性使其具备显著的产业赋能效应。依托这一“根技术平台”,光启技术正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产业赋能者”升级,进一步打开估值想象空间。目前,除尖端装备领域外,其超材料技术已延伸至智能汽车检测、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场景。

此外,光启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革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类产品价格较行业平均水平低30%-50%,这一优势为其市场渗透提供了强劲动力,成长空间持续扩容。

当华秦科技、佳驰科技仍在涂层技术上持续突破时,光启技术已凭借超材料结构件的全面领先,构建起“技术-订单-空间”的三重护城河。2025年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仅是短期景气度的验证,更是其从“隐形冠军”迈向“产业龙头”的起点。在尖端装备现代化与高端制造升级的双重浪潮下,光启技术的未来,或将远超市场当前的预期。







保存打印复制链接
分享到: 0

网友评论

今日热点

阅读全部

网易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带来新思考:玩家

点击排行榜

  • 财经
  • 股票
  • 理财
  • 全站
  1. 标可可引领商标大数据助推科技创新
  2.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50点创16个月新高
  3. 洪恩教育:线上发力,成功登陆美股成为发展新起点
  4. 新户可领一年B站大会员,招行推出bilibili联名信用卡
  5. 两会“鼓励生育”成热点 辅助生殖医疗科技上市公
  6. 创新驱动稳步发展 联塑擦亮“中国智造”大国名片
  7. 考古上海城市故事 风旅阁 “一江一河”系列中秋礼
  8. 海普瑞(09989.HK):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领先药物INHIXA取
  9. 金汇MESONG斩获三项大奖 引领全新公寓时代

特别策划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