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盐田港(000088.SZ)披露 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16 亿元,同比增长 0.49%;归母公司净利润 10.71 亿元,同比增长 6.66%,基本每股收益 0.21 元。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亮眼,营业收入 2.28 亿元同比增幅达 10.29%,净利润 4.18 亿元同比增长 10.97%,增速较前三季度显著加快,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
	       外贸回暖叠加航线优势,构筑增长双引擎
公司业绩提速离不开外贸复苏与自身核心优势的双重支撑。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其中出口增长 7.1%。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值7.02万亿元,增长3.8%。其中,出口4.48万亿元,增长1.4%;进口2.54万亿元,增长8.2%。
盐田港作为承担中国对美出口超 1/4、广东省外贸超 1/3 货运量的核心枢纽,凭借 18 米深水航道、475 米宽通航水域的天然优势,成为全球超大型船舶首选港,成功承接激增的外贸货物吞吐需求。
在航线拓展上,盐田港在2025年进一步加快步伐,今年前三季度新增14条国际航线,累计每周百条航线通达全球。依托24 个内陆港、33条海铁联运线路、15个大湾区组合港、17条驳船支线的布局,盐田港服务可覆盖大湾区、西南及中部地区。
	汽车滚装方面,今年小漠港区先后开通“小漠港 - 盐田港”“小漠港-澳大利亚”“小漠港-非洲”等新航线,通过 “空箱集驳 - 工厂直送 - 装船出海” 的一站式服务,为比亚迪等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全力打造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
	      “盐田-葵青”湾区协同,打开增长空间
盐田港还通过区域协同与特色业务,构建竞争壁垒。在大湾区内,盐田港深化与香港葵青港的联动合作,实现内陆外贸“加速跑”。
作为运营逾 31 年的合作典范,2024 年两地驳船往来重箱数量同比增长近 30%,驳船总量同步刷新纪录,这一增长势头在 2025 年持续延续。其核心优势在于航线资源的精准互补:盐田港以密集的欧美航线为特色,而葵青港拥有华南最密集的亚非拉航线网络,通过 “葵盐通” 驳船模式联动,实现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点全覆盖,为内陆货主提供 “一次委托、双港选择” 的灵活服务。
以盐田港区“渝深港图定班列”为例,开通一年以来,该班列货运量在去年同比激增近9倍的基础上,今年同比再增长1.6倍,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关注与报道。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更为两港合作注入动力,《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提出深化 “深圳盐田 - 香港葵青” 港口合作,《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2.0》亦在便利通关等领域给予政策支持。今年盐田港区第三次斩获 “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超 400 万标箱)” 大奖,正是其运营实力与协同价值获国际认可的直接体现。
总体而言,在我国外贸 “市场多元化” 与 “产品高端化” 趋势下,盐田港凭借深水枢纽优势、密集航线网络及湾区协同布局,业绩增长基础扎实,未来将充分发挥“内联外通”枢纽作用,助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