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前三季度,国内经济在结构优化中稳定发展,资本市场呈现深度调整与机遇并存的特征。高端制造领域如智能驾驶、商业航天取得阶段性进展,绿色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协同推进,进一步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步入四季度,随着海外货币政策预期逐步明朗,及国内宏观政策协同效应增强,如何科学配置资产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基于此背景,富国基金举办了一起投10月专场策略会,围绕多重市场变量展开探讨,为用户厘清资产配置主线与产业演进逻辑提供了参考。
10月17日,金风玉露,叠彩流金——富国基金一起投10月专场圆满落幕。本次专场策略会邀请了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富国低碳环保基金经理汤启、富国红利精选(QDII)基金经理王菀宜、富国基金投顾资产配置总监马兰。
本次专场策略会由四个主题演讲组成,演讲嘉宾芦哲、马兰、汤启、王菀宜分别从宏观经济、资产配置、A股权益和港股权益四个视角分享了对于当前市场投资机会的展望。此次策略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召开,超30家平台同步直播。
宏观经济形势与资产配置思路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
芦哲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内需走弱、出口和生产走强,全年5%目标无忧
物价:处在回升途中,但PPI可能在年底遇阻
政策:年内稳增长政策&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
海外宏观经济展望
海外政治:美国政府预计停摆至11月,经济数据延期发布,导致美联储与市场失去重要的宏观指引;关税短期大概率将TACO,中期贸易摩擦仍存反复风险
联储政策:关税或扰动短期降息节奏,但不改中期降息周期
美国经济:预期25Q4美国经济延续软着陆,2026小幅反弹,AI是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美国通胀:料在3%附近维持,商品通胀,服务通缩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利率:三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易上难下”,呈现“熊陡”走势,交易性做多机会凸显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稳中趋升
黄金:短期谨慎追高,长期坚定看好
A股:关税冲击引发市场震荡调整,结构性行情的估值有待消化,主要增量资金发生变化的同时,短期行业风格或向防御板块转向
乘势而起,布局金秋——2025年秋季资产配置展望

富国基金投顾资产配置总监马兰
下半年以来,国内资产配置的三大逻辑
美元信用继续走弱:全球资产再平衡,短期难以化解
国内利率持续走低:固收的资产荒加速体现,固收+面临更好的机遇期
物价期待逐渐回升:反内卷、去产能、扩内需、稳增长,物价回升的力度制约权益资产的反弹空间
宏观逻辑的变与不变
全球“再平衡” 进行时,是挑战也是机遇
美国处于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双困境”,主要经济体央行依然处在降息的通道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基本面仍待修复,社融增速体现A股扩张动力,政策持续稳定为基本面修复创造更长期的基础,随着政策发力,宏观基本面的供需格局改善,后市可以再期待一点
稳中求进,追寻“高胜率、高赔率”的投资
美股:高估值需要“好故事、好业绩”的延续
美债:降息预期升温之时,或为配置的较佳时刻
黄金:已开启年内第二次主升浪
A股:从“收缩性思维”转向“扩张性思维”,配置风格由“稳”转“攻”,逐渐向成长倾斜
债市:股债跷跷板效应下,也无风雨也无情
追寻非线性增长的权益投资

富国低碳环保基金经理汤启
投资思路:结合市场空间,寻找1-10的板块
0-1阶段为主题行情,相关标的没有业绩,股价波动大,譬如机器人、固态电池等。同时由于本身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供给的创造依赖于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存在不确定性。
1-10阶段,进入成长股行情,行业进入渗透率加速阶段,例如19-22年的光伏电动车,现在的储能和AI算力。这个阶段是非线性增长,赚的是业绩超预期的钱。
10-n阶段,增速下降,有供过于求竞争压力,例如现在的光伏行业。这个阶段往往供过于求,伴随行业增速逐步下降,估值很难抬升,同时也面临供需恶化的担忧。
三类的划分遵循基本面的变化,处在动态调整之中,大部分行业从新技术变成景气资产,再经历困境反转的过程,继而按照市场空间和行业阶段去划分各个子行业。
当前关注的行业
1-10的算力
1-10的储能
从0-1进入到1-10的机器人
从0-1进入到1-10的固态电池
总结:我们希望寻找从0-1进入到1-10的行业或者处在1-10发展早期的行业,把握其中的非线性增长。虽然短期静态估值贵,但是往后看可能其实很便宜,重点把握行业和个股的发展阶段。
港股25年上涨动因解析与未来展望:2026年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

富国红利精选(QDII)基金经理王菀宜
今年以来港股上涨归因
今年以来,在政府定调 “反内卷”,引导产业走出通缩,同时中国AI发展,市场开始相信中国资产有长久期,港股估值迎来系统性修复,今年恒指上涨可以拆解为估值(为主)+盈利(为辅)。
分板块看,短期盈利大超预期的新消费,远期盈利预期会大幅提升的互联网,创新药,半导体板块超额收益最大,同时行情结构性分化较大,高股息指数大幅跑输恒生指数。
美债和特朗普的TACO态度,导致美元信用走弱,美元大幅贬值,同时全球流动性宽松,热钱流入四面八方。谁在买港股?第一大主力为内地资金,第二大主力为海外ETF资金。
港股市场未来展望:波动加大,波动中创造买入/加仓时机
β大势:后续全球流动性会保持一定宽松,对新兴市场估值是强保护;等待整体经济走出通缩,全社会盈利系统性上修,但难度较大。
α超额收益:重点行业和个股盈利/远期空间上修是重点超配方向,同时持续新股上市,也是港股基金经理持续可以考虑换仓的关键点。
择时:长周期的定投、中美关系波动或创造买点、这轮居民入市的热情和幅度仍有空间。
本次富国基金一起投10月专场策略会涵盖宏观经济、大类资产、A股与港股等多维度议题,汇集来自券商及基金管理人的专业分析。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多视角的市场洞察,助力其把握复杂环境中的资产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