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全市场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2.36%,超过七成的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5%,其中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2.27%,刷新了成立以来收益率最低位。
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走低,货币基金的规模也在震荡下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处在较为宽松阶段,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将在短期内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走弱、通胀预期缓和,国内货币市场处于年内流动性最为宽裕的阶段,货基收益率也处于历史较低位置,预计这一现象仍将持续,货基收益率仍将维持在相对低位。
今年货币基金赎回的情况都比较明显,一是收益不断走低,投资者的兴趣大幅减弱;其次是货币基金T+0赎回受限之后,灵活性大不如前,因此不少投资者转投银行理财等产品,甚至大额理财。以前是存款搬家,现在则变成了货币基金搬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货币基金式微,银行理财优势呈现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6月382家银行共发行了8329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2%,较上期下降0.01个百分点。虽然相比高峰时期,收益下降不少,但是相较于货币基金依然具有不小的优势。
相比银行理财,大额存单则更具吸引力。数据显示,今年6月,几乎所有银行大额存单的利息均有上浮,其中国有银行的上浮力度较小,多数产品维持在上浮45%左右,农商行的抢客力度最大,上浮程度也最高,不论是3个月期、还是6个月期,或者是三年期,农商行的大额存单上浮幅度均在5成以上,其中3个月期上浮力度最大,达到54.06%。
这是因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P2P、股市等风险投资行情不佳,一些投资者转向无风险投资,再加上大额存单现在可以质押和转让,流动性大大增强,其购买热情也逐渐升温。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基本上都是翻番,有些品种甚至一票难求。